现在做出调整,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,应该说是非常正确的决定。
从政策出发点看,“二十条”能够明显缓解各地疫情处置当中遇到的一些瓶颈和障碍,比如隔离资源紧张、隔离房间不足;流调压力大、流调人员不足等。 但具体执行中,基层防疫人员的担忧也不少:调整措施难免增加“漏网”的风险,释放的病例数可能会更多,医疗可能面临压力。 随着“二十条”落地,一些早期的变化已经开始浮现。
近期,各地出现报告数据下降,和群众的感受不一致,主要原因:一是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后,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,除重点人群、重点场所外,其他人员以“愿检尽检”为主,全国核酸筛查人数总量下降,医疗机构报告感染者数据相应减少。
在9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工作,国家卫健委要求,对于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,也要开展常规化的核酸检测。
据说,咱们老祖宗对疫情总结出了以下规律,瘟疫——始于大雪,发于冬至,生于小寒,长于大寒,盛于立春,弱于雨水,衰于惊蛰,完于春分,灭于清明,所有瘟疫,止于立夏。千百年来,发生在中国的无数次瘟疫 ,都是按这个规律始终的,中国古老的历法,一次次证明着这个规律。
是经验总结。自古以来,中国就有“大疫不过三年”的经验总结。如果2022年应验,说明老祖宗的经验法则依然管用。老人们流传下来一句话叫“大疫不过三年”,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再大的疫情也不会流行超过三年,基本都会在三年之内结束。
当时他认为患者会以直线形的态势增加,即今天1个,明天2个,后天3个...的规律。后来发现不是这个样子,是按1,2,4,8,16,的规律翻倍式地增长,让人措手不及,所以作者特别提出了“直线思维”这个概念。(我们有句话“物极必反”。
对高模仿风险区外溢人员,开展“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”,期间赋码管理、不得外出,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,管理期限自离开高风险区域算起直至满7天。对低风险区外溢人员,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,期间间隔24小时。
鞍山最新疫情防控政策:出鞍山省内人员非必要不出省。各地区要倡导省内人员自即日起非必要不出省,如确需出省的,要提前向社区、单位报备行程,旅途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。返程按执行。进大连隔离/核酸规定:鞍山市目前都是低风险地区。
域外来(返)鞍人员实行“5天5检+居家健康监测”,并同步做好“一防护、三个不”(做好个人防护,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、不到密闭公共场所)。
不是。截止至2022年11月9日,辽宁鞍山防疫要求规定,辽宁鞍山不是疫区。是低风险地区。已经实现新冠肺炎病例数清零的壮举,但出行时仍需根据目的地防疫政策准备出行材料并备注相关事宜,通程期间做好个人防护措施,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